中醫十大經典方劑,全都是名醫效方.

1,通脈湯

組成:黃芪30克、當歸、白芍各15克、桃仁10克、生地15克、川芎、丹皮、桂枝、茯苓各10克。

每日1劑,水煎兩次,分3次溫服。

益氣活血、逐瘀通絡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脈遲緩或浮弱,舌苔薄白。

臨床屢用,對中風後遺症屬氣虛者有良效。

凡中風初期實證者忌用。

2,加味補陽還五湯

組成:黃芪120~240克、赤芍15克、歸尾、川芎、桃仁各10克、紅花5克、地龍10克、丹參24克、水蛭10克。

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主治:中風後遺症(偏癱),外傷性截癱。益氣活血。臨床屢用,多獲良效。

3,豨薟至陽湯

組成:九制豨薟草30克、黃芪9克、天南星、白附子、川附片各6克、川芎、紅花各3克、細辛1.5克、防風、牛膝各6克、僵蠶3克、蘇木6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主治:中風(陽虛證),多見突然口眼歪斜,皮膚麻木,言語失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甚至卒然昏僕,不省人事,目合口張,汗出肢涼,呼吸微弱。

扶陽熄風,活血通絡。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4,豨薟至陰湯

組成:制豨薟30克、幹地黃9克、鹽知母12克、當歸、枸杞子各9克、炒赤芍12克、龜板6克、牛膝、甘菊花、郁金、丹參各9克、黃柏3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滋陰降火,活血通絡。

主治:中風(陰虛證),多見頭暈耳鳴、目眩少寐、突然發生舌強言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兩手握固、肢體強直、時或抽搐、面赤身熱、煩躁不寧,甚則也呈突然昏迷狀態、言語失利,尿閉,便秘等。

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5,滌痰熄風湯

組成:法半夏、膽南星、雲茯苓、明天麻、白僵蠶各9克、建菖蒲、遠志肉、廣陳皮各5克、雙鉤藤15克、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水竹瀝2匙(兌服)、生薑汁1匙(兌)、生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劑,2~3次分服。

滌痰開竅,鎮痙熄風。

主治:中風偏癱。症見痰涎壅盛、神志不清、舌強不語、一側偏癱、舌苔黃膩、脈象弦滑、證屬風陽內擾、痰熱阻竅之證。

6,通絡活血湯

組成:生石決明、黛蛤粉各30克、旋覆花、代赭石各9克、桑寄生30克、威靈仙、地龍各10克、生穿山甲、僵蠶各9克、豨薟草、竹茹各12克、雞血藤20克、知母、黃柏各9克、蟅蟲、全蠍各3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平肝豁痰、通絡活血。

主治:中經絡為中風證之較輕者,多為腦血栓形成。實證多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蹇澀、脈象弦滑而數。

臨床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7,通絡益氣湯

組成:黃芪、黨參、雞血藤各18~30克、桑寄生30克、威靈仙10克、豨薟草12克、當歸、白術、地龍、僵蠶各9克、熟地、杭白芍各12克、全蠍3克、白附子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補氣養血、宣通經絡。

主治:中風(中經絡虛證),多見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證。脈象弦軟無力或濡滑。

屢用皆有良效。

8,中風先兆湯

組成:生黃芪、童子參(即太子參)、茯苓、白芍、生地、玉竹、竹茹各15克、白術、甘草、當歸、牛膝各10克、白茅根、鮮桑枝、赭石粉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溫服。5劑為1療程。

益氣、涼血、瀉火、消瘀、降逆、化痰。

主治:中風先兆。

屢用皆效,一般連服5劑即安然無恙。

9,通脈舒絡湯

組成:黃芪30克、紅花、川芎各10克、地龍、川牛膝各15克、丹參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益氣活血、通脈舒絡、排滯蕩邪、祛瘀生新。

主治:中風、痹證等偏於氣虛血瘀者。臨證屢用,每獲顯效。

10,發鬱通絡湯

組成:羌活3~6克、葛根15~30克、川芎15~30克、地龍10~15克、白附6~1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發鬱化痰、通絡祛瘀、熄風解痙。田教授用此方加減治療中風各期及所謂心腦血管系統疾患不下數百例,得心應手。

主治:風眩、風厥、風癱等中風各期之證,包括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臨床屢用,療效頗佳。

11,丁氏七妙湯

組成:生黃芪30克、生石決明(先煎)20克、金銀花15克、夏枯草12克、全當歸、赤芍、防風各9克、生甘草5克、鮮桑枝1尺。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益氣扶正、抑制血熱沸騰。

此方系由黃芪赤風湯合四物湯複方加減而成。

主治:中風,或中風先兆。

臨床屢用,頗有良效,對中風之預防,尤有妙用,輕證每月服3~5劑,重證可酌情加服數劑,自可防止中風之發生,效佳。

12,山花湯

組成:山楂、赤芍、玉竹、路路通各12克、紅花3克、地龍、當歸尾各10克、丹參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15劑為1療程。

活血化瘀,祛風通絡。

主治:中風先兆(小中風),類似現代醫學的高凝血症。

13,二仙芎歸湯

組成:仙茅15克、仙靈脾、巴戟天、川芎各12克、當歸18克、知母15克、黃柏12克、牛膝24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補腎和血。

主治:中風後遺症。

14,鎮肝益陰湯

組成:生石膏、生石決明、黛蛤粉各30克、龍膽草、梔子、天竹黃、九節菖蒲、旋覆花、代赭石、知母、黃柏、牛膝、川郁金各9克、竹茹、滑石、磁石各12克、安宮牛黃丸1粒(吞服)、羚羊角粉0.6克(沖服)、犀角粉0.6克(沖服,如無犀角粉則用廣角粉或水牛角粉代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清熱鎮肝,豁痰開竅。主治:中風閉證(中臟腑即為腦出血之類),多見突然倒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面赤氣粗,痰涎壅盛,口眼歪斜,半身癱瘓,脈弦滑而數,或沉弦而緩。

屢用屢驗,療效甚佳。

附記,餘治療此類病例,皆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救急恢復神志,第二階段,神志已清,再以治療偏癱。臨床閉證病例多見,用本方的機會亦較多。

15,固脫保元湯

組成:黃芪、黨參、熟地、山萸肉、桂元肉、山藥各30克、枸杞子15克、茯神、棗仁各12克、白術9克、生龍骨、生牡蠣各12~30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補氣固脫。

主治:中風脫證,多見卒然昏僕不語、口開、眼合、手撒、遺尿、鼾聲,或四肢厥冷,汗出如油,或面赤如妝,脈浮大無力,或沉細欲絕。為挽救萬一,可用參附湯以回陽救逆,扶正固脫。凡五絕中出現肝(眼合)、脾(手撒)、腎(遺尿)三絕者均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