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功效與作用,山藥禁忌,山藥食用方法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強筋骨,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主要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腎氣虧耗,腰膝酸軟等病症. 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山藥功效與作用:健脾益胃、恢復體力、降血糖

山藥屬於一種中成藥,在生活當中也比較常見,對於人們來說並不陌生,當中的蛋白質以及礦物質含量比較高,能夠為人體提供營養,還可以健脾益胃,恢復體力,降血糖等。

1、健脾益胃:山藥在使用之後主要可以達到健脾益胃的效果,能夠有效的改善脾胃不和所引起的一些症狀,比如消化不良,噁心和嘔吐,對於食欲下降也能夠得到改善。

2、恢復體力:山藥當中的澱粉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會比較高,這些物質進入到人體當中之後能增加營養,促使體力儘快恢復。

3、降血糖:山藥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會比較多一些,再使用之後主要可以促進尿液排出,幫助血糖下降,改善血糖偏高所引起症狀。

山藥禁忌,山藥食用方法

1、適宜人群:手腳冰涼、消化不良患者

2、禁忌人群:濕邪、積滯、腸燥便秘人群

3、不宜同食:黃瓜,山藥裏面主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黃瓜當中含有維生素C的分解酶,兩者同時使用很容易導致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

4、食用方法:熬煮

山藥燉排骨吃起來口感也是比較好的,要提前把山藥和排骨準備好,清洗山藥和排骨,放入鍋當中,加入清水,然後再小火慢燉。

山藥藥用知識

【中藥名】山藥 shanyao

【別名】淮山、山藥蛋、山薯。

【英文名】Dioscoreae Rhizoma。

【來源】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根莖。

【產地分佈】生於向陽山坡林邊或灌叢中,常有栽培。主產河南、陝西等地。【採收加工】冬季莖葉枯萎後采挖,切去根頭,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用硫黃熏後乾燥,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用硫黃熏後,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乾,打光,習稱“光山藥”。

【藥材性狀】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15~30釐米,直徑1.5~6釐米。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溝、縱皺紋及鬚根痕,偶有淺棕色外皮殘留。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微酸,嚼之發粘。光山藥圓柱形,兩端平齊,長9~18釐米,直徑1.5~3釐米。表面光滑,白色或黃白色。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脾經、肺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15~30克,內服煎湯。用治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等。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治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藥理研究】現代藥理試驗結果表明,有促進骨折癒合,降血糖,增強免疫功能,增強消化系統功能等作用。

【化學成分】含多巴胺、山藥堿、槭素Ⅱ、豆固醇、膽甾醇、鹽酸山藥堿、麥角甾醇、奎寧酸、菜油甾醇、膽固醇、薯蕷皂苷元、尿囊素、菜油固醇、二十六酸、β-穀甾醇;另含游離氨基酸,澱粉、鞣質、粘液質、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成分。

【使用禁忌】濕盛中滿或有實邪、積滯者慎服。

山藥相關藥方

①治脾胃虛弱,不思進飲食:山藥、白術各30克,人參0.7克。上三味,搗羅為細末,煮白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溫米飲下。(《聖濟總錄》山芋丸)

②治濕熱虛瀉:山藥、蒼術等分,飯丸,米飲服。(《瀕湖經驗方》)

③治痰氣喘急:山藥搗爛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勻,頓熱飲之。(《簡便單方》)

④治腫毒:山藥、蓖麻子、糯米為一處,水浸研為泥,敷腫處。(《普濟方》)

⑤治凍瘡:山藥少許,於新瓦上磨為泥,塗瘡口上。(《儒門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