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射幹麻黃湯(溫肺化飲,止咳平喘)

【方劑名】射幹麻黃湯,出自漢·《金匱要略》。

【組成】射幹三錢(9克)、麻黃四錢(12克)、生薑四錢(12克)、細辛三錢(9克)、紫菀三錢(9克)、款冬花三錢(9克)、大棗七枚、半夏三錢(9克)、五味子一錢(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溫肺化飲,止咳平喘。

【主治】主治痰飲鬱結,肺氣上逆,症見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或胸膈滿悶,或吐痰涎,苔白或膩,脈弦緊或沉緊。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感染後咳嗽、放射性肺炎、喉源性咳嗽等病症。

1.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系統評價射幹麻黃湯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採用電腦檢索PubMed、CNKI、維普、萬方資料庫,查找關於射幹麻黃湯與西藥對比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隨機對照試驗。由2名評價者獨立對納入研究的品質進行嚴格評價和資料提取後,採用Rce Man 5.1軟體進行Meta分析。結果:與西醫治療比較,射幹麻黃湯可以顯著提高有效率;射幹麻黃湯可以明顯降低腫瘤壞死因數-α(TNF-α)含量。(《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3年第15期)

2.感染後咳嗽:將感染後咳嗽病例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治療組給 予射幹麻黃湯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對照組給予酮替芬、中藥顆粒安慰劑治療,療程為7日。觀察2組治療前、治療第3日和治療第7日的主要臨床症狀變化情況,採用尼莫地平評分法作為療效評價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3.3%,對照組80.0%,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3.放射性肺炎: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採用射幹麻黃湯加減治療放射性肺炎引起的頑固性咳嗽47例,與單純西醫常規治療44例對照,療程10日。以咳嗽及臨床體征消失為治癒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5%,對照組77. 3%。(《河北中醫》2011年第3期)

4.喉源性咳嗽:應用射幹麻黃湯加減治療喉源性咳嗽42例,與紅黴素、鎮咳寧滴丸治療18例作對照,療程7日。以咽癢咳嗽主症及兼症消失且停藥後1周內無復發為顯效標準c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2. 9%,對照組72.3%。(《山東中醫雜誌》2011年第7期)

【方解】本方用於治療痰飲咳喘之證,以治裏為主,下氣平喘之功強。方中麻黃宣肺散寒,射幹開結消痰;生薑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飲;紫菀、款冬花溫潤除痰,下氣止咳;五味子收斂耗散之肺氣;大棗益脾養胃。諸藥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飲止咳之功。方用麻黃合五味子,宣中有斂,開中有合;射幹、細辛寒熱並用。

【現代研究】臨床報導也見於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發作期、慢性支氣管炎、變應性咳嗽等證屬痰飲鬱結,肺氣上逆的病症。實驗研究表明,射幹麻黃湯有減輕氣道炎症,抑制氣道重塑,舒張氣管平滑肌,抗過敏等作用。

【方歌】射幹麻黃治寒飲,咽喉不利在宣肺,細辛紫菀款冬花,薑棗半夏與五味。

【醫生說方】:

射幹麻黃湯,有散寒降逆、祛痰止咳的作用。由射幹、麻黃、細辛、幹薑、半夏、紫苑、百部、五味子、大棗組成。本方是由小青龍湯去掉桂枝、白芍、甘草,加上射幹、紫苑、款冬花、大棗組成。其中麻黃、細辛解表散寒,射幹、五味子祛痰斂肺,款冬花、紫苑潤肺止咳,半夏、生薑化痰,大棗健脾和中,共奏降下氣祛痰之功。臨床常用於急性喉炎、支氣管哮喘、變異性哮喘等以“喉中有水雞聲”為特徵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