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在生活中很常見,具有一定的殺菌抗炎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對不良環境和疾病的抵抗力,淡竹葉能顯著增加尿液中氯化鈉的含量,對高鈉引起的高血壓、水腫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還能擴張動脈,增強血管彈性,清理血液垃圾。

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清熱除煩,利尿
1、淡竹葉上能清心火而除煩,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疼痛等症。
2、淡竹葉下能利小便而滲濕,所以可治濕熱黃疸等症。
淡竹葉的食用禁忌,淡竹葉的食用方法
1、適宜人群:胃熱內熾,心火亢盛者
2、禁忌人群:體虛有寒者、腎虧尿頻者、孕婦
3、不宜同食:溫補助陽的藥物、辛辣食物,淡竹葉性味甘、淡,寒,與溫補助陽的藥物和辛辣食物同用,可降低藥效。
4、食用方法
煮粥:淡竹葉適量,洗淨,然後加入適量的水熬湯,去掉雜質;把粳米洗乾淨,加入淡竹葉水和適量的水熬成粥,再加入適量的冰糖就可以了。
泡酒:淡竹葉適量,洗淨,然後切成2釐米大小,用紗布包好放入酒罐裏面,加入白酒,密封,放置3天左右就可以飲用了。
淡竹葉的藥理知識
【中藥名】淡竹葉 danzhuye
【別名】碎骨子、山雞米、金雞米、竹葉門冬青、金竹葉、地竹。
【藥用部位】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莖葉。
【產地分佈】多生於山坡林下或陰濕處。分佈於長江流域和華南、西南地區。
【採收加工】夏季抽花穗前采割,曬乾。
【藥理研究】通過家兔和貓的試驗證明,淡竹葉有解熱作用。利尿作用不強,但能明顯增加尿中氯化物的含量。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抑菌試驗表明,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淡。歸心經、胃經、小腸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除煩、利尿。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臨床應用】用量6~9克,水煎服。用治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不可治療感冒、寒熱頭痛,煩躁胸悶,虛煩不眠。附方:發熱、心煩、口渴:淡竹葉3~5克,水煎服。
【炮製方法】取原藥切去根,揀去雜質,拍去灰塵,切3分長橫片,曬乾。
【使用禁忌】無實火、濕熱者慎服,體虛有寒者禁服。
淡竹葉的配伍藥方
①治熱病餘熱未淨,心煩口渴:淡竹葉、太子參、麥門冬、北沙參各9克,生石膏12克(先煎),生甘草4.5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②治口舌糜爛:鮮淡竹葉30克,木通9克,生地黃9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口腔炎,牙周炎,扁桃體炎:淡竹葉30~60克,犁頭草、夏枯草各15克,薄荷9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咽喉腫痛:淡竹葉30克,山梔子根15克。煎服。(《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⑤治肺炎:鮮淡竹葉30克,三椏苦9克,麥冬15克。水煎服。(《福州中草藥臨床手冊》)
⑥治火眼痛:淡竹葉9~15克。加白糖煮豆腐吃。(江西《草藥手冊》)

淡竹葉的複方製劑
銀翹散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寒,發熱頭痛,口乾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銀翹解毒片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頭痛、咳嗽口幹、咽喉疼痛。
梔芩清熱合劑
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用於三焦熱毒熾盛,發熱頭痛,口渴,尿赤等。
潤肺止嗽丸
潤肺定喘,止嗽化痰。用於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聲啞。
小兒七星茶口服液
開胃消滯,清熱定驚。用於小兒積滯化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煩躁易驚,夜寐不安,大便不暢,小短赤。
淡竹葉的鑒別用藥
淡竹葉和竹葉
兩者均為清熱藥,源於禾本科,味甘淡性寒,歸心胃小腸經,皆能清熱除煩、利尿,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腸所致口瘡尿赤、熱病心煩及熱淋澀痛。
然竹葉為喬木或灌木植物淡竹的葉,其清心除煩力強,熱病心煩多用;又兼辛味,清中有散,能涼散上焦風熱,治風熱表證或溫病初起。
淡竹葉為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葉,其通利小便力強,多用於口瘡尿赤及熱淋澀痛,並治水腫尿少及黃疸尿赤。
淡竹葉的注意事項
無實火、濕熱者慎服,體虛有寒者禁服。
用藥期間需注意忌食寒涼、生冷食物、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忌煙酒。
本品氣微,味淡。以葉多、色綠者為佳。生用。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如果您已經懷孕、計畫懷孕或是在哺乳期,請及時告知醫生並諮詢是否可用中藥治療。
兒童:兒童用藥須在醫生指導和成人監護下進行。
請妥善保存藥材,不要將自己所用藥材給予其他人使用。
忌用銅、鐵器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