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竹瀝的功效與作用、竹瀝的食用禁忌

竹瀝的功效與作用、竹瀝的食用禁忌

竹瀝使用後可以清除體內的火氣,改善因肺熱所引發的咳嗽咳痰症狀,並且可以緩解嘔吐不適的症狀。其次,針對心煩不寧、失眠、焦躁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調理效果,失眠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竹瀝搭配枳實、半夏、茯苓等藥物一起進行治療。

竹瀝的功效與作用

鎮咳祛痰、清熱降火、滑痰利竅

1、竹瀝屬於清熱瀉火藥,臨床上常用於急、慢性氣管炎等的治療。

2、竹瀝祛痰力強,特別是治療痰熱咳喘、痰稠難咯、頑痰膠結者最宜。

竹瀝的食用禁忌及方法

1、適宜人群: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胸悶者

2、禁忌人群:寒飲濕痰及脾虛便溏者禁服

3、不宜同食:不宜服用期間服用滋補性中藥,竹瀝性寒,服用滋補性中藥容易降低療效。

4、食用方法:內服,取竹瀝適量,溫水沖服,可治療肺癰。

竹瀝的藥理知識

【中藥名】竹瀝 zhuli

【別名】竹汁、淡竹瀝、竹油。

【英文名】Succus Bambusae

【藥用部位】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莖經火烤後所流出的液汁。

【產地分佈】通常栽植於庭園。分佈於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採收加工】取鮮竹竿,截成30~50釐米長段,兩端去節,劈開,架起,中間用火烤之,兩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藥材性狀】本品為青黃色或黃棕色的透明液體。具竹香氣,味微甜。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苦。歸心經、肝經、肺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降火,滑痰利竅。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臨床應用】內服:沖服,30~60克;或入丸劑,或熬膏。外用:適量,調敷或點眼。主治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熱病痰多,壯熱煩渴,破傷風。

【藥理研究】具有鎮咳祛痰作用。

【化學成分】含天冬氨酸、蛋氨酸、絲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還含水楊酸、微量元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寒飲濕痰及脾虛便溏者禁服。

竹瀝的配伍藥方

①治肺癰:竹瀝60克,分3次,溫開水沖服。(《安徽中草藥》)

②治小兒狂語,夜後便發:竹瀝液服二合。(《至寶方》)

③治小兒吻瘡:竹瀝和黃連、黃柏、黃丹,敷之。(《全幼心鑒》)

④治小兒赤目:竹瀝點之,或入人乳。(《古今錄驗方》)

⑤治金瘡中風,口噤欲死:竹瀝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廣利方》)

竹瀝的炮製工藝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莖用火烤而流出的液汁。

【古代炮製方法】

唐代有明火炙竹制瀝法(《千金》)。宋代用新堇竹燒制(《普本》)。明代新增了竹段裝瓶倒懸炭火圍逼制瀝法(《綱目》)。清代承前法並以壇代瓶盛裝(《逢原》)。

【現代炮製方法】

取鮮竹,洗淨,從兩節之間鋸斷,節留中間,直劈成二瓣,架在文火上加熱,兩端流出的液體接於容器中,即得。或者,取鮮竹莖,截成約0.5m的小段,劈開,洗淨,裝入壇內,裝滿後壇口向下,架起,壇的上面及周圍用鋸末和劈柴圍嚴,壇口下麵置一盛器,上面用火加熱,壇口即有汁液流出,滴下,直至壇中竹汁流盡,收取竹液,即為竹瀝。

【飲片性狀】竹瀝為青黃色或黃棕色的透明液體,具焦香氣,味苦微甜。

【炮製目的】竹瀝味甘,性寒。歸肺經、胃經。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可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胸悶以及中風昏迷,痰涎壅塞等症。將鮮竹燒制成竹瀝,擴大了用藥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