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虎耳草的食用禁忌,虎耳草的食用方法

虎耳草具有清熱解毒,養肝去火,涼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來治療風熱感冒,同時還能夠去除身體當中的火氣。另外對於肺炎、腸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如果外用可治療跌打損傷、皮膚潰爛、濕疹等皮膚疾病。所以上火後出現咳嗽,牙齒紅腫等症狀時可以飲用普洱茶水,但只能夠輔助治療,主要還需服用清熱去火的藥物。

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濕消腫

虎耳草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既可以煎湯內服,也可以搗爛後外用。內服可以治療多種熱性疾病,例如肺熱咳嗽、中暑、咽喉腫痛、肺癰吐臭膿等;外用可以治療凍瘡潰爛、濕疹、風疹、蕁麻疹、中耳炎等。其次,虎耳草性寒,還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因肺熱造成的咳血。除此之外,虎耳草還有利尿的作用,能夠加快尿液的生成與排泄,不僅有利於體內濕氣的排出,還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消除身體的浮腫,能起到祛濕消腫的作用。

虎耳草的食用禁忌,虎耳草的食用方法

1、適宜人群:咳嗽氣喘者、耳內暴熱毒者

2、禁忌人群:脾胃虛寒者、體質虛弱者、孕婦

3、不宜同食:碘離子製劑、寒涼食物

虎耳草中含有生物鹼成分,服用期間應該避免與碘離子製劑同服,以免產生沉澱物質,從而影響藥物的吸收。另外,虎耳草的藥性偏寒,服藥期間還應該避免食用寒涼食物,例如冰鎮飲料、西瓜、海鮮等,以免引起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

4、食用方法:煎煮

先將虎耳草放入鍋內,並加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將水煮開後向鍋中加入少許冰糖,再用小火進行煎煮,一般煮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左右即可飲用。注意虎耳草有小毒,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虎耳草的藥理知識

【中藥名】虎耳草

【別名】金線吊芙蓉、爛耳草、石荷葉、金絲荷葉、耳朵草。

【藥用部位】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

【產地分佈】生於中性至微酸性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或岩石上。分佈於華東、華南、西南等地。

【採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鮮用或曬乾。

【藥理研究】對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具有強心、利尿作用;對葡萄球菌和鏈球菌體外實驗未發現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性寒,味微苦。歸肺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清熱、清血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用量10~15克,煎湯內服;外用適量,煎水洗;鮮用搗敷;或絞汁滴耳及塗布。用治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

【炮製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切中段,乾燥。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婦慎服。

虎耳草的配伍藥方

①治肺癰吐臭膿痰:虎耳草12克,忍冬葉30克。水煎2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②治痔瘡腫痛:虎耳草30克。水煎,加食鹽少許,放罐內,坐熏,每日2次。(《江西民間草藥》)

③治淋巴結核:虎耳草鮮草搗爛敷患處,連用3~5天。(南藥《中草藥學》)

④治血崩:鮮虎耳草30~60克,加黃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吐血:虎耳草9克,豬瘦肉120克。混同剁爛,做成肉餅。加水蒸熟食。(《江西民間草藥》)

⑥治風火牙痛:虎耳草30~60克。水煎,去渣,加雞蛋1只同煮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⑦治皮膚風疹:虎耳草、蒼耳子、紫草、蘆根各15克。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廣西本草選編》)

⑧治蕁麻疹:虎耳草15克,土茯苓24克,忍冬藤30克,野菊花15克。水煎,頭汁內服,二汁熏洗患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虎耳草複方製劑

含有虎耳草的複方製劑

複方虎耳草素片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痰多、風熱感冒等病症。

複方虎耳草素膠囊

有鎮咳祛痰之功效。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注意事項

風寒感冒者、體虛者、胃腸虛寒者等禁服

孕婦慎用

虎耳草中有小毒,如果長時間或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等中毒的情況

使用藥物期間,切勿私自調整藥物的劑量,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忌用銅、鐵器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