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具有生津利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煩咳、咽喉腫痛等疾病。出現熱毒蘊結或者是風熱上襲導致的咽喉腫痛,可以配伍青黛、冰片、硼砂等藥物。假如患者有煩渴音啞、咽幹口燥、咳嗽粘痰等症狀,可配伍藥物,如桔梗、金銀花、蘆根等,也可單獨使用鮮品煎膏後服用。青果具有解毒的功效,可用於魚鱉中毒,如河豚之毒,可以用鮮品榨汁後煎湯後服用,具有解毒的功效。

青果的功效與作用:緩解疲勞、利咽止咳、延緩衰老
青果,原產中國,福建省是中國青果分佈最多的省份。青果初吃時味澀,久嚼後香甜可口,餘味無窮,果肉含有17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富含鈣質與維生素C,具有緩解疲勞、利咽止咳、延緩衰老等功效。
1、緩解疲勞:青果內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氨基酸,可以緩解疲勞,提高人體的注意力。
2、利咽止咳:青果可以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繼發的咳嗽、咽痛,而且青果本身有利咽止咳的功效,對慢性咽炎具有緩解作用,把青果代茶飲作為日常飲品,可以緩解咽部的不適,改善咽部的慢性炎症。
3、延緩衰老:青果具有一定的延緩衰老的作用,由於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硒,可以改善人體的體力,延緩衰老。
青果的食用禁忌,青果的食用方法
1、適宜人群:咽喉腫痛患者
2、禁忌人群:脾胃虛弱、胃酸過多者
3、不宜同食:牛肉、寒性食物
青果含有豐富的鈣元素和維生素C,但不可與牛肉同食,可能會引起腹脹、胃部不適。青果性平,其中的膠質和脂肪會增加腸道的滋潤度,使腸內容物的排出更為順暢,若與寒性食物同食,可能會導致腹瀉。
4、食用方法
泡茶
將青果敲碎,與綠茶、甘草一同放入帶濾網的玻璃茶壺內,用沸水沖泡,隨沖隨飲。
制酒
將青果洗淨晾乾,拍破後放入酒壇,加入黃酒、青黛,攪拌均勻,加蓋封口。每隔5日攪拌一次,浸泡15天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青果的藥理知識
【中藥名】青果 qingguo
【別名】橄欖子、白欖、黃欖果、忠果、黃欖。
【藥用部位】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成熟果實。
【產地分佈】栽培於低海拔的雜木林或山坡上。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地。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曬乾或陰乾;亦有用鹽水浸漬或開水燙過後曬乾。
【藥材性狀】紡錘形,兩端鈍尖。表面棕黃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皺紋。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質硬。果核梭形,暗紅棕色,具縱棱,內分3室,各有種子1粒。無臭,果肉味澀,久嚼微甜。
【藥理研究】青果水提液具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用;青果能興奮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從而起助消化作用。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酸。歸肺經、胃經。
【炮製方法】
淨制:揀去雜質,洗淨曬乾。
切制:用時搗碎。
炮製制炭:取青果用火煆存性,研細。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咽、生津、解毒。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煎服。用治咽喉腫痛、咳嗽、煩渴、魚蟹中毒等症。臨床用治細菌性痢疾,霧化吸入療法治療咽喉炎,其複方外敷治療口瘡、皮膚病,複方口服治療咽癢乾咳等。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咯痰帶血者禁用。

青果的配伍藥方
①治時行風火喉捅,喉間紅腫:橄欖,生蘆菔。水煎服。(《王氏醫案》青龍白虎湯)
②治咽喉腫痛,聲嘶音啞,口舌乾燥,吞咽不利:青果(去核),桔梗、寒水石、薄荷各240克,青黛、硼砂各1240克,甘草620克,冰片36克。共研末,為蜜丸。每服3克,日服2次。(《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③治孕婦胎動心煩,口渴咽幹:青果適量。置豬肚內,燉熟,食肉喝湯。(《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④治酒傷昏悶:青果肉十個,煎湯飲。(《本草匯言》)
⑤治河豚、魚、鱉諸毒、諸魚骨鯁:青果搗汁,或煎濃湯飲。(《隨息居飲食譜》)
青果的複方製劑
青果丸
清熱利咽,消腫止痛。用於肺胃蘊熱所致的咽部紅腫、咽痛、失音聲啞、口乾舌燥、乾咳少痰。
清咽潤喉丸
清熱利咽,消腫止痛。用於風熱外襲、肺胃熱盛所致的胸膈不利、口渴心煩、咳嗽痰多、咽部紅腫、咽痛、失音聲啞。
甘桔冰梅片
清熱開音。用於風熱犯肺引起的失音聲啞;風熱犯肺引起的急性咽炎出現的咽痛、咽幹灼熱、咽黏膜充血等。
青果的具體用法
青果煎汁內服時,常用量為4.5~9g;鮮品尤佳,可用至30~50g。
青果一般多入湯劑,煎汁服用,也可以製成散劑或丸劑服用。但中藥材的使用須辨證論治,應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隨意使用,更不可隨意聽信中藥偏方和廣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