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荊的功效與作用,問荊的食用禁忌,問荊的食用方法

問荊具有止血的功效,可用於咯血、便血、外傷出血等治療;

問荊具有利尿的功效,可用於熱淋、小便不利的治療;

問荊還具有明目的功效,可用於目腫痛、火眼生翳的治療。

根據古籍的記載,問荊並沒有毒性。但是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這種藥物,對動物的運動機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問荊的功效與作用:利尿、止血、明目

問荊屬於木賊科木賊屬植物問荊的全草。莖略扁圓形或圓形,淺綠色,每節上有退化的鱗片葉,呈鞘狀,先端有齒裂,硬膜質。基部有時帶有部分的根,黑褐色。夏、秋采割,曬乾。成品綠色,不帶根。具有利尿、止血、明目等功效。

1、利尿:問荊以全草入藥,有利尿之效,用於小便不利等病症。

2、止血:問荊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在痔瘡及子宮出血時用作止血劑。

3、明目:問荊性味甘、苦,平,有明目之效,適用於目赤翳膜,可煎湯內服。

問荊的食用禁忌

1、適宜人群:月經過多、淋病者

2、禁忌人群:低血壓患者

3、不宜同食:辛辣刺激食物,影響藥效

問荊的食用方法

內服:問荊可以煎藥,從而達到清熱利尿的作用。

問荊的藥理知識

【中藥名】問荊

【別名】連續草,筆頭菜,節節草,豬鬃草,公母草,摟接草,空心草,馬蜂草,骨節草,土木賊。

【藥用部位】來源於木賊科植物問荊的地上部分。

【產地分佈】生於海拔600~2300米的田邊、溝旁。分佈於陝西、河北及東北、江西、安徽、貴州、四川等地。

【採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曬乾。

【藥材性狀】莖呈圓柱形,有棱脊6~16條,節上輪生小枝,小枝實心,有 棱脊3~4條,通常不再分枝或有時可再分枝;葉退化,下部聯合成鞘,鞘齒披針形,黑色,邊緣灰白色,膜質。生孢子囊穗的莖,早春生出,無葉綠素,棕褐色,頂端生有長圓形的孢子囊穗,有總梗,鈍頭,黑色。孢子葉六角形,盾狀著生,螺絲排列,邊緣著生長形孢子囊。

【藥理研究】藥理實驗研究表明,問荊有保肝作用,降血脂作用,利尿作用,降壓作用,抗炎、鎮痛作用及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歸肺經、胃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止咳,利尿。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用量5~15克,水煎服。主治鼻衄、月經過多、腸出血、咯血、外痔出血以及咳嗽氣喘、小便不利、水腫、淋病等。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謹慎用藥。

問荊的配伍藥方

①治熱淋,小便不利:問荊12克,大石韋12克,海金砂藤12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②治火眼生翳:問荊、菊花各15克,蟬衣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③治鼻衄:問荊30克,早蓮草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④治咳嗽氣急:問荊6克,地骷髏21克。水煎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⑤治崩漏:問荊30克,馬齒莧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