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射幹的功效與作用,射幹的食用禁忌

射幹的功效與作用,射幹的食用禁忌

射幹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結的作用,在中藥配伍上也是比較常見的。射幹會導致滑胎。孕婦是比較特殊的人群,特別是在妊娠6個月左右時是非常容易滑胎的。

射幹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痰利咽、消瘀散結

1、射幹有清熱毒、消腫痛、利咽喉的作用,是治咽喉腫痛的常用藥品,也可用於癰腫瘡毒;

2、射幹能消痰散結,用治咳嗽痰喘、瘰鬁結核病症;

3、射幹還可以消瘀血、散症瘕,治療肝脾腫大、閉經。

射幹的食用禁忌及方法

1、適宜人群:熱毒壅滯者

2、禁忌人群:病無實熱、脾虛便溏者及孕婦

3、不宜同食:溫補助陽的藥物,射幹味苦,性寒,與溫補助陽的藥物同用,可降低藥效。

4、食用方法:煎湯,射幹適量,水煎去渣服用。

泡酒

根莖、花和種子,泡酒服,治筋骨痛。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射幹的藥理知識

【中藥名】射幹 shegan

【別名】烏扇、扁竹、寸幹、金絞剪、剪刀草、扇把草、山蒲扇。

【英文名】Belamcandae Rhizoma。

【來源】鳶尾科植物射幹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的根莖。

【產地分佈】生長於山坡、乾草原、溝穀及灘地,亦有栽培供觀賞用的。廣布於全國各地。

【採收加工】春初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鬚根及泥沙,乾燥。

【藥材性狀】不規則結節狀,長3~10釐米,直徑1~2釐米。表面黃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皺縮,有較密的環紋。上面有數個圓盤狀凹陷的莖痕,偶有莖基殘存;下麵有殘留細根及根痕。質硬,斷面黃色,顆粒性。氣微,味苦、微辛。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肺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痰、利咽。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熱毒痰火鬱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具抗菌、抗病毒、消炎作用,對治療病毒性咽喉炎有很大意義,特別用於治療喉頭痙攣水腫效果較好。此外,與其他中藥配伍對感冒、氣管炎、慢性胃炎療效頗佳。

【藥理研究】具有抗炎、解熱、抗過敏、抗微生物、祛痰、抗凝血、促進唾液分泌、降血壓、利膽、利尿、增進神經細胞生存和生長等作用。

【化學成分】本品含鳶尾苷元、鳶尾黃酮新苷元A、洋鳶尾素、射幹酮、杧果苷、射幹醛、射幹醇A、射幹醇B等,還含野鳶尾苷和欄果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病無實熱、脾虛便溏及孕婦忌服。

射幹的配伍藥方

①治喉痹:射幹,銼細,每服15克,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蜜少許,旋旋服。(《聖濟總錄》射幹湯)

②治白喉:射幹3克,山豆根3克,金銀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③治關節炎,跌打損傷:射幹90克,入白酒500克,浸泡一星期,每次飲15克,每日2次。(《安徽中草藥》)

④治二便不通,諸藥不效:射幹搗汁,服一盞立通:(《普濟方》)

⑤治腮腺炎:射幹鮮根10~15克,水煎,飯後服,日服2次。(《福建民間草藥》)

射幹的複方製劑

射幹麻黃湯:

宣肺祛痰,下氣止咳。主治痰飲鬱結,氣逆喘咳證。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者。

射麻口服液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於外邪犯肺、入裏化熱所致咳嗽、痰多稠粘,胸悶氣喘,喉中痰鳴,發熱或不發熱,舌苔黃或黃白,或舌質紅,脈弦滑或滑數。

清咽潤喉丸

清熱利咽,消腫止痛。用於風熱外襲、肺胃熱盛所致的胸膈不利、口渴心煩、咳嗽痰多、咽部紅腫、咽痛、失音聲啞。

清咽利膈丸

清熱利咽,消腫止痛。用於外感風邪、臟腑積熱所致的咽部紅腫、咽痛、面紅腮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口苦舌幹、大便秘結、小便黃赤。

桂林西瓜霜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風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症見咽喉腫痛、喉核腫大、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或出血;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口腔炎,口腔潰瘍,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及輕度燙傷(表皮未破)者。

甘桔冰梅片

清熱開音。用於風熱犯肺引起的失音聲啞;風熱犯肺引起的急性咽炎出現的咽痛、咽幹灼熱、咽黏膜充血等。

鑒別用藥

川射幹和白花射幹

川射幹為鳶尾科植物鳶尾的乾燥根莖。性味苦寒,歸肺經。有清熱解毒,祛痰,利咽之功效,常用於熱毒痰火鬱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白花射幹為鳶尾科植物野鳶尾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止痛止咳的功效。主治咽喉、牙齦腫痛,筰腮乳癰,胃痛,肝炎,肝脾腫大,肺熱咳喘,跌打損傷,水田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