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桂枝加葛根湯,出自漢·《傷寒論》。

【組成】桂枝二兩(6克)、芍藥二兩(6克) 、生薑三兩(9克)、甘草二兩(6克)、大棗十二枚(3枚)、葛根四兩(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解肌發表,生津舒筋。
【主治】風寒客於太陽經輸,營衛不和之發熱惡風、汗出、項背強而不舒,舌苔薄白.脈浮緩:
【臨床運用】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頭痛、神經根型頸椎病、帕金森病及皮疹等病症。
1.頭痛:以本方結合針刀療法治療頸源性頭痛58例,與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42例對照。療程為30日。疼痛評估採用視覺模擬評分法。療效評定按劃線法國際標準。治療後完全無痛為完全緩解。結果:總有效率91.38%。(《河北中醫》2010年第12期)
2.神經根型頸椎病:以本方隨症加減結合頸椎牽引治療68例,與坐位頜部牽引治療55例對照。1個療程為10日,共治療2個療程(2個療程間間隔2日)。治療前後分別統計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中醫症狀積分變化。療效評定以原有各型症狀消失,肌力正常,頸、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隨訪3個月未復發為臨床痊癒。結果:臨床痊癒率45.83%。(《遼寧中醫雜誌》2009年第12期)
3.帕金森病:以本方合多巴絲肼(美多巴)治療震顫型帕金森病30例,與中藥協定方及多巴絲肼治療30例對照。觀察治療前後病情評分情況及安全指標監測。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末進行評分。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後精神、行為和情緒積分、日常活動積分以及運動功能改善積分改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新中醫》2008年第7期)
4.皮疹:以本方治療藥物性皮疹30例,與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治療30例對照。兩組患者均停用其他藥物、清淡飲食、適當休息。1個療程為5日。治療1、2.3個療程後,觀察治療前後兩組臨床症狀、皮疹消退情況。結果:治療1個療程有效率80%,2個療程有效率90%,3個療程有效率97%。(《河南中醫》2007年第10期)
【方解】桂枝加葛根湯系桂枝湯加葛根而成。方中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以治汗出惡風之表虛,加君藥葛根解肌發表,鼓舞胃氣上行而升津液以柔潤筋脈,表解津和,諸證皆平。
臨床應用以發熱汗出、惡風、項背強痛不舒為辨證要點。如見到溫病初起而項背強急,去桂枝、生薑,加黃芩、金銀花;高血壓引起頭痛、頸項牽強,加鉤藤、白蒺藜、僵蠶;風氣偏盛,加荊芥、防風。
【現代研究】臨床報導尚見於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緊張性頭痛、三叉神經痛、肩周炎、椎動脈型頸椎病、頸部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落枕、眩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頸心綜合征、藥物性肝損害、病毒性痙攣性斜頸等病症。現代實驗研究表明,桂枝加葛根湯具有抗炎鎮痛作用、抗過敏作用及對神經元的保護作用。
【方歌】桂加葛根走經輸,項背幾幾反汗濡。解肌驅風滋經脈,用治柔痙理不殊。
用前須知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禁用人群】對方劑過敏者禁用。
【慎用人群】過敏體質者慎用。
【藥物漏服】
如果漏服藥物時間較短,請儘快補服,但如果快到下一次服藥時間(超過兩次正常用藥間隔時間的一半),請跳過此次漏服的劑量,直接於下一次服藥時間服藥。
切記不可—次服用兩倍劑量,以免引起毒性反應。
如果您不能確定服用劑量,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就醫指征】
出現嚴重心律失常者需要即刻就醫。
此外,用藥期間如出現其他不良反應,也請及時就診。
【停藥指征】
如服藥3天左右症狀仍無改善或症狀加重,建議停藥觀察。
此外,您可能出現其他的副作用,如果您用藥後感覺不適,請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判斷是否應停藥或採取必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