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大秦艽湯(主治缺血性腦卒中,祛風清熱,養血活血)

【方劑名】大秦艽湯,出自金·《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組成】秦艽三兩(90克),川芎獨活當歸白芍石膏甘草各二兩(各60克),羌活防風白芷黃芩白術茯苓、生地黃、熟地黃各一兩(各30克),細辛半兩(15克)。

【用法】上藥研為粗末,每服30克,水煎服。現多用飲片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酌減。

【功效】祛風養血,清熱通絡。

【主治】風邪初中經絡,口眼喁斜,舌強不能語言,手足不能活動,煩熱,口苦、苔黃者。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痛風、風濕關節炎、腦血管意外輕症、面神經麻痹、肩周炎等病症。

1.急性痛風關節炎:以秋水仙堿加口服中藥大秦艽湯46例,與秋水仙堿片治療46例對照,觀察治療前後患者症狀改善情況以及血清尿酸、血沉、C反應蛋白水準變化情況。結果:中藥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於對照組,治療後兩組症狀體征積分、血尿酸、血沉、CRP差異顯著,P<0.05。(《中醫藥學報》2013年第3期)

2.風濕關節炎:將11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80例,對照組34例。治療組以加味大秦艽湯為主,隨症加減;對照組用西藥治療。兩組均治療2個月後觀察療效。結果: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25%,對照組為73.50%,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且治療組在降低紅細胞沉降率及抗鏈球菌溶血素“O”方面療效均優於對照組(P<0.05,P<0.01)。(《北京中醫藥》2008年第2期)

3.腦梗死急性期:治療組42例為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大秦艽湯加減治療;對照組為西醫常規治療38例。結果:治療組基本痊癒13例,顯著進步24例,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血脂、血液流變學治療前後亦有顯著性差異。(《中醫藥學報》2002年第2期)

4.面神經麻痹:對60例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採用大秦艽湯加金銀花、連翹進行治療。結果:痊癒52例,顯效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陝西中醫》2014年第10期)

5.肩周炎:118例肩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採用單純小針刀治療,而試驗組則採用小針刀聯合中藥方劑大秦艽湯治療肩周炎,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肩關節疼痛及功能改善情況。結果: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8.30%,顯著高於對照組的91.52%(P<0.05,χ²=6.781);所有患者肩關節疼痛及功能經治療均顯著好轉( 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治療後肩關節疼痛及肩關節功能改善均更為顯著(P均<0.05)。(《中國中藥雜誌》2013年第23期)

【方解】本方主要用於治療風邪初中經絡,或風寒入絡,風濕痹痛。方用秦艽、羌活、獨活、防風、白芷、細辛溫散風邪;合以當歸、白芍、生地黃、熟地黃養血柔筋,且減風濕之燥;少佐黃芩、石膏寒涼清熱以除風邪之熱。臨床應用以風邪初中,口眼喁斜、肢體不利,具有煩熱口苦、苔黃等熱象為辨證要點。

原書注稱:“如遇天陰天寒,加生薑片煎。如心下痞,加枳實3克煎,春夏時,加知母2克。”現臨床如無熱證,去黃芩、石膏;主要表現為口眼喁斜者,加全蠍、僵蠶;筋脈拘攣為主者,加木瓜、威靈仙。

【現代研究】採用動物模型研究大秦艽湯對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結果:大秦艽湯各劑量組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各劑量組均可抑制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蹠腫脹,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在致炎後1、2、3、6小時足蹠腫脹率降低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實驗結果提示大秦艽湯能明顯減輕實驗動物的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方歌】(一)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石膏歸芍芩甘術,風邪散見可通嘗。

(二)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石膏歸芍苓術草,手足舌強皆能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