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功效與作用,天冬禁忌,天冬食用方法

天冬具有滋陰養肺、生津降火的功效,能夠有效的治療乾咳無痰、咳血、咽痛和聲音沙啞等症狀,還可以緩解食欲不振、便秘及口渴等現象。臨床上會將天冬與麥冬、沙參和川貝母等中藥一起使用。

天冬功效與作用: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1、因為天冬具有滋陰潤燥,清肺降火的作用,所以可用於陰虛發熱、乾咳痰少或咳血、熱病傷陰、舌幹口渴、腸燥便秘、咽喉腫痛等病症。

2、另外現代研究發現天冬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可用於治療血液系統腫瘤、婦科腫瘤等疾病。

天冬禁忌食用方法

1、適宜人群:肺胃陰虛有熱者

2、禁忌人群: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

3、不宜同食:曾青、鯉魚、鯽魚

因中藥配伍禁忌:畏曾青,故不能與其同用。用藥期間不宜進食鯉魚、鯽魚,因後二者偏溫補,與天冬藥效相反。

4、食用方法:藥膳,天冬適量,用水洗淨後與豬肉同燉。

天冬藥理知識

【中藥名】天冬 tiandong

【別名】天門冬、小葉青、三百棒、大當門根。

【英文名】Asparagi Radix。

【來源】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塊根。

【產地分佈】生於陰濕的山野林邊、山坡草叢中或丘陵地帶灌木叢中,也有栽培。分佈於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收加工】秋、冬季采挖,洗淨,除去莖基和鬚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淨,乾燥。

【藥材性狀】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釐米,直徑0.5~2釐米。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苦。歸肺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養陰潤燥、潤肺生津。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湯服。用治肺熱乾咳、頓咳痰黏、咽幹口渴、腸燥便秘。

【藥理研究】臨床上用治乳房腫瘤、擴張子宮頸以及子宮出血。抗菌,殺滅孑孓,抗腫瘤。

【化學成分】本品含苷類、皂苷及其苷元、氨基酸、糖類等化學成分。含天冬素、5-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果糖、β-穀甾醇、黏液質以及甾體皂苷類。動物試驗表明,水煎劑有抑菌、鎮咳、抗腫瘤和殺蟲作用。

【使用禁忌】虛寒泄瀉及風寒咳嗽者禁服。

天冬相關藥方

①治肺胃燥熱,痰澀咳嗽:天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等分。上兩味熬膏,煉白蜜收,不時含熱咽之。(《張氏醫通》二冬膏)

②治女子白帶:天冬搗汁,井水調服。(《普濟方》)

③催乳:天冬60克。燉肉服。(《雲南中草藥》)

④治心煩:天冬、麥冬各15克,水楊柳9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⑤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天冬、麥冬、板藍根、桔梗、山豆根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天冬複方製劑

三才湯

治暑溫日久,寢臥不安,不思飲食,元氣陰液兩傷者。

二冬膏

養陰潤肺。用於肺陰不足弓|起的燥咳痰少、痰中帶血、鼻鼾咽痛。

玉露保肺丸

滋陰清熱,潤肺止嗽。用於陰虛咳嗽,失音聲啞,口渴咽幹,痰中帶血。

石斛夜光丸

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用於肝腎兩虧,陰虛火旺,內障目暗,視物昏花。

烏雞白鳳丸

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用於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酸軟,經不調,崩漏帶下。

如意定喘片

宣肺定喘,止咳化痰,益氣養陰。用於氣陰兩虛所致的久咳氣喘、體弱痰多;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見上述證候者。

天冬鑒別用藥

天冬與麥冬

兩者皆能養陰清肺熱、潤燥生津,同治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咳血,內熱消渴及津枯腸燥便秘。

天冬清肺熱養肺陰的作用強於麥冬;此外,天冬還能滋腎陰,善治腎陰虧虛之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等。

麥冬還能養胃生津,清心除煩,善治溫熱病或久病津傷之口千舌燥,陰虛有熱或溫病熱入心營之神煩少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