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一枝花是中藥的名字,可以通過研沫煮水喝,起到治療淋巴結結核、骨髓炎、扁桃體炎、腮腺炎、腺炎等疾病的療效。對毒蟲咬傷、瘡瘍腫毒、帶狀皰疹等疾病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此外,七葉一枝花還具有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胃痛、闌尾炎等疾病的作用,對治療小兒胎風、手足麻痹也有一定療效。

七葉一枝花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熄風定驚
1、七葉一枝花具有較強的鎮痛抗炎的作用,對外周性疼痛抑制作用較為明顯,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蛇蟲咬傷等症。
2、七葉一枝花還能熄風定驚,尚可用於小兒高熱驚風抽搐。
七葉一枝花的食用禁忌,七葉一枝花的食用方法
1、適宜人群:熱毒壅滯者
2、禁忌人群:虛寒證者、陰性瘡瘍者、未生育的男性、孕婦
3、不宜同食:溫補助陽的藥物,七葉一枝花味苦性寒,有小毒,與溫補助陽的藥物同用,可降低藥效。
4、食用方法:泡酒,七葉一枝花適量,加入度數在55°到60°之間的純糧食酒,浸泡一個月就可以服用。本品有小毒,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七葉一枝花的藥理知識
【中藥名】七葉一枝花
【別名】蚤休、草河車、金線重樓、獨角蓮。
【藥用部位】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的根莖。
【產地分佈】生長於高海拔1800米至3200米林下。主要產於廣西、貴州、雲南、西藏、四川等地
【採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鬚根,洗淨,曬乾。
【藥理研究】七葉一枝花煎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甲醇提取物在體外對宋內痢疾桿菌、黏質沙雷桿菌、大腸桿菌、敏感和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對流感甲型病毒及流感亞洲甲型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而乙醇提取物有殺滅鉤端螺旋體作用,同濃度的水煎劑則無此作用。其甲醇提取物體外可抑制HeLa瘤株、L929瘤株生長;在體內實驗中,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均對艾氏腹水瘤EAC有效;總皂苷亦可抑制H22實體瘤的生長。此外,七葉一枝花尚有殺精子、平喘、止咳、收縮子宮等作用。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有小毒。歸肝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3~10克;研末,每次1~3克。外用:適量,磨汁塗布、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主治癰腫瘡毒,咽腫喉痹,乳癰,毒蛇咬傷,跌打傷痛,肝熱抽搐。
【使用禁忌】虛寒證、陰性瘡瘍及孕婦禁服。

七葉一枝花的配伍藥方
①治蛇咬傷:七葉一枝花根10克,研末開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葉一枝花鮮根搗爛,或加甜酒釀搗爛敷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中鼠莽毒:金線重樓根。磨水服。(《瀕湖集簡方》)
③治脫肛:蚤休,用醋磨汁。外塗患部後,用紗布壓送複位,每日可塗二至三次。(《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含有七葉一枝花的複方製劑
七葉皂苷鈉
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改善迴圈的功效。
複方蓍草散
暖胃健脾,化腐解毒,止痛消脹,制酸止血,促潰瘍癒合。主治潰瘍病。
複方蟾酥膏
複方蟾酥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複方蟾酥膏用於肺、肝、胃等多種癌症引起的疼痛。